網站首頁
文件下載
  消息
關於我們 產品目錄 聯繫我們

消息 

消息

2012 年的縫紉機企業的市場,不差錢

發布日期 2012-07-19
2012年市場環境對於縫紉機製造企業來說,予計會是一段景氣低霾的日子,在這種氣壓之下的眾多相關廠商有沒有另外的突破口?這是我們希望來探討的。

說實在的,很多同業的老闆不會有太大的興趣來關注這個題材了,因為企業家的特徵是逐利而行,他們一直在比較這個行業的毛利潤,如果縫紉機的製造還有相當高的毛利率,當然就會受到特別的關愛。而目前縫紉機行業的利潤太低,且營業金額又不大,使得一些同業老闆只把縫紉機製造行業當作他發展的 桶金,這 桶金撈到了之後,就因為評估后發覺另有其它更好的機會而掉頭了,開春2012的不景氣如再繼續下去,就會更是催促他掉頭轉方向加速離開縫紉機製造行業了。

從新聞的經濟資料來看,歐美的經濟不景氣造成人們消費的下降,因而服飾品的需求減少,使得中國服飾品外貿出口量減少是國際外部影響的原因。中國內部的製造材料成本大幅度的提高,工資不停的往上爬,以及人民幣不斷的升值又侵蝕了服飾業微薄的利潤,使得中國國內服飾企業降低了出口的接單數量,是國內市場對縫製設備需求量的銳減的原因.在雙重打擊之下,造成了2011年度下半年市場極度的萎縮。

1.由2011年年中開始,市場就由盛而衰急劇的反轉。2011年初還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景況,大家都忙着買進零件裝配,來應付客戶的需求,怎料到一過半年行情直轉向下?一下子客戶都推遲進貨了。 2011年10月在福建省石獅市舉辦的2011中國(石獅)紡織工業博覽會,會場上空蕩無人,我們福建的老鄉描述說這是”史上最淡季”的景象,經營了20多年縫紉機的生意,這的程度種蕭條還是頭一回遇到.

2.大型的同業如銀箭牌/中捷/標準等公司,在7-9月份時還看不出來縮減太多,但是在10-12月份的第四季業勣,確實是比第三季度來個腰斬。往年9-12月是一年的出貨旺季,而2011年的9-12月業勣差太多了。

3. 2012年度的中國農曆新年來得早,由2012年1月初即有縫紉機企業同業開使休假,要休息到2月中纔會上班,因為沒訂單需求,不必那麼早開工。



定單在那裡?

1. 2012年1月的中國國內市場,和2011年前兩季的盛況比起來,就象一潭封凍的死水,沒有購買需求的信息。

2. 美洲(北美,中美,南美)還有大約平時間50-60%的市場需求,但是國內熟悉西班牙語文人才缺乏.再加上美洲的運輸遙遠,要想吃下這塊市場的業務稍有一些困難,但這語文方面尚不是啥子大問題,重點是必需要先在美洲某地設海外營業及發貨的中心. 目前國內只有銀箭牌/中捷牌兩家有足夠的能力在海外設置營銷中心,並且取得穩定的業勣及利潤,以便維持海外營運的開銷.例如銀箭牌全年營收的40-45%就來自于其美洲分公司. 以國內現況看來,現有縫製設備的企業規模都低於股票上市的關卡,也就是其營業規模不足以支撐海外據點的費用.沒有能力在美洲開設據點,只好打打零工接一點段段續續的小訂單,沒法在此市場切入分一杯.

3. 還有可被開拓的市場,都集結在南亞大陸的印度,孟加拉/緬店/柬埔塞/印尼,西亞的土耳其.這些地區的客商以殺價找便宜品出名.一逢有更低價的供應商就即刻轉向追逐.現在這些地方的生產勞動力人工成本比中國低,有許多的製造定單都由中國轉移過去,特別是勞力密集的服飾產業,現在還是移動的高峰期.因為地理的距離和中國較近,且在當地早有華人商業的活動,切入這些市場早有許多企業在密集的進行中.

4.互聯網路已經深入到地表的每一個角落,對於業務的拓展效率提升起到無比的威力,尋找目標客戶已經不是推廣業務的障礙,但是互聯網路替企業節省的費用大部份在客戶搜尋/連絡/資訊交換等方面,這已經替企業省下不少錢,在其它方面能再進一步協助拓展業務的地方就非常有限了.



全力介入市場爭取定單.

1.10年前搶單的方式是低成本低價競爭,但是削減成本的結果是降低了機器的質量. 便宜的價格雖然說是任何時間都受客戶歡迎的,可是最近並沒有縫紉機製造企業再次採用低價次品質促銷的策略,因為這些企業了解客戶的對於所需的產品質量意識已經提升了,客戶對於比現有供應商還低價低質量的產品,已沒啥興趣。

2.特種功能的花樣縫紉機也曾經是企業發展策略,如今這也不靈光了.特種功能的花樣縫紉機的市場為一塊用量很小但是利潤較高的冷門地帶, 曾經被較大型縫紉機生產廠商注視來彌補一些營運費用,中小型的縫紉機生產廠商把這些機種的製造作為主要的夾縫中生存的營運策略, 現在連這種微少用量的機器也因為同型的產品供給過剩,價格被殺得很低,沒什麼利潤空間可以留給新的供應商再加入競爭,所以這塊曾經的微小寶地也因為客滿而沒人再來了。

3.電腦控制三自動化平車系列,在前4-5年是相當火紅的產品,後來又有直驅式伺服電機配合應用,確是造成了一股風潮,引起許多縫紉機生產廠商熱情的投入. 然而縫製機器的現有製造商大都是簡單的組裝工廠,以人力財力來講沒有具備電腦機電開發能力,現階的腦電自動化的核心元件都要由外購來搭配,外購進來價格往往比本身機械主體還要高,主要的利潤都被電腦司服控制系統廠賺去. 例如日本的大和牌/飛馬牌,德國的度克普/百福,中國的銀箭/中杰牌都沒有生產廠商自己投資研發電腦控制系統,而是採用外購品搭配策略. 考量到主要的營運利潤都被轉到外購的電腦控制系統,本身企業體所剩利潤不多,且自身又沒能力跨足到電腦伺服控制的專業,因此把縫紉機的電腦控制自動化作為日後主利潤目標的想法,也就漸漸變冷。



回到基本面,提升產品質量,作為長期的競爭戰略

供給客戶優良質量的產品是企業立足于眾多競爭者市場的基本法則,但是在國內的縫紉機生產製造產業界,這個最基本要件的達成卻不一定被認為是符合現實情況可采行的策略。

1. 一台縫紉機械設備,除去了它的外殼,其實是由眾多數百個以至上千多個零部件的組合而成,每一個零部件的精密度都會影響到整機產品的操作使用性能,所以每一個單獨零部件的質量至關重要. 基於精密尺寸保密的理由,基於精密加工設備昂貴,故一般外協零部件加工單位很少,想要生產重要的零部件就必需自身購買許多貴重的精密機械加工設備. 國內的縫紉機械設備企業卻恰是在本廠以外購買幾乎所有的零部件而只在本廠做組裝的工序,到了要把產品質量升級打長期戰策略采行之時,其廠房車間裡面卻缺少必備的精密機械加工設備. 這些以組裝工序為主的製造商都不願意投資買精密的工作母機,在自家廠內生產關鍵的零部件。(日資/台資/歐洲的縫紉機同業纔有自購精密零件加工需要的工作母機,----許多精密加工的程序都在自己廠內完成)。

2.在中國目前的經濟景況,就如央視 春晚小品劇名“不差錢”.在整箇中國尤其是在縫製設備製造集中的江浙區域想要募集數億元人民幣做投資還真不是什麼樣的難事,重點是這投資能否賺到錢?明明知道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且要依賴良好的質量作為長期經營的基礎,為何不加註于投資品質改善的設備? 答案是 “我的產品質量提生之後, 縫紉機的市場售價能跟着提高嗎???”

3.縫紉機械設備這種傳統產業有別於餐飲/酒店/零售,不會因為有了龐大資金投入進去而改便了裝璜門面,即顯現質量的差異或是檔次的差別,即刻可以超越現有對手因而提高了產出品縫紉機械的售價。縫紉機械設備又因為是傳統機械行業,沒法象資訊產業可投資在研發方面,一但有技術的突破就可以急快速度超越前面的對手.後來者只能跟在前面的領頭者之後,慢慢的以蝸牛的速度用品牌來逐漸滲透入使用者的印象之中,要期待牛年馬月纔會逐步擴大市場,再以很緩慢的速度提升銷售價格。以現在的景況看,投資零部件加工設備以提生縫紉機械的質量再進而求得提價獲利,對於這些在後面的追趕者來說這近乎是件相當奢望的事.

4.最近沒聽說有那家現有縫紉機械設備製造加碼投資零部件加工設備了.

縫紉機械設備在全世界個地區股票上市公司的家數是屈指可數. 國內3家(上工/標準/中捷),中國臺灣2家(銀箭/伸興),日本3家(重機/飛馬/兄弟). 數年來也就是這几家的公開資料比較準確可以參考.沒有新的公司申請股票上市,也就是意味着現有的市場極度的飽和,其它同業因為業務量太小都沒有向上突破空間,沒法跨過上市的門坎.這種情況快10年了都沒有改變。



2010年10月,以織襪起家的浪莎集團籌資10億現金成立浙江安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2月,羽絨服生產商波司登控股集團與江蘇康博科技公司宣布共同投資60億元打造高純硅項目,號稱年產6000噸,產值可達100億元。這兩家都是由服飾產業跨足進入到太陽能產業。 它們只是近年來近百家新成立的新能源產業廠商的一小股競爭者,單單波司登控股集團一家就投入了60億的資本金,而我們看看5家縫紉機公司的資本額,這5家總共登記資本額為18。5億(中捷4。5億,標準3。5億,上工4。5億,銀箭5億,伸興1億)。 這樣一比較就看出來原來其它管道還有這麼多的頭資機會,把資本家的目光都吸引過去。不象在縫紉機械產業里,優勢都被前段的老商家占領,後來者要追上前段的同業實在是太難了,因此資金不會再投入進來,對於縫紉機械產業的關注程度,越來越小了。不差錢,差的是機會






關於我們  |  產品目錄  |  聯繫我們  |  網站地圖  |  手機版
  English     简体版     繁體版

Powered by DIYTrade.com  自助建站, 免費!

網站首頁聯繫我們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