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服企善假于器 不惜重金置設備

2011-06-13
6月初,在第五屆華中縫製設備展覽會上,包括價值百萬元的數控裁剪機在內的十几台總價值數千萬元的中高端縫製設備被紡織服裝企業“一搶而空”。

  該展會是武漢市目前為止規模 一次縫製設備專業展會。此前,湖北省服裝企業對高端設備“並不太感冒”。和江浙等沿海服裝企業設備自動化率達80%以上相比,湖北等中部地區企業的這個數字還不到30%。

  不過,紡織服裝企業不斷上演的“用工荒”以及持續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給這些高端設備帶來銷售良機。本次展會上,不少參展商都打出“減少對人工依賴”的招牌。如一台自動拉布機,可將人工用需要量從原來的8人減少到2人。

  武漢市服裝商會祕書長李群寶說:“越來越多的武漢服裝企業意識到,好服裝離不開好機器。”而武漢縫製機械商會會長周文博也同樣認為:“湖北的服裝業正在從常見的几百人小廠向上萬人的大廠發展,加上沿海紡織服裝產業轉移。這背後,服裝業對縫製設備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可以提供佐証的資料是,從2004年到2010年,我國服裝鞋帽行業的固定資產淨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0.64%。2010年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達1370.9億元,同比增長32.96%,仍然保持較高增速。可見,未來其固定資產投資仍處於高成長趨勢中。

  而且,近年來,人力成本迅速提升,原先服裝鞋帽行業的工人平均工資在1000元/月,但隨着近年來通脹的壓力以及農民工結構的改變,工人平均工資迅速提升至在1500元/月,甚至更高。對於服裝鞋帽企業來說,用機械代替人工的趨勢就非常明顯。因為一家1000人的工廠,僅僅因人力成本的提升,每年就會多支付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