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製行業火爆行情的“後遺症”

來源:中外縫製設備
國內縫製設備市場進入淡季之後,企業的生產還是很繁忙。因為年初國內市場供不應求,企業有很多外貿訂單來不及做,同時還要備些庫存。然而,這個時候企業里忙碌的不只是生產人員,銷售人員也很忙,而且還很煩。若問銷售人員此時在忙些什麼,他們會說在忙着協調公司和經銷商的售后服務工作,為用戶解決產品質量問題。銷售人員形象地把這種工作戲稱為擦屁股。

  對生產企業來說,售后服務工作本來就是正常的、經常性的,然而目前多數企業的售后服務工作都比往常要繁重、緊張得多。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底至今年初,縫製設備市場強勁復甦,火爆程度出乎人們的預料,眾多生產企業措手不及,倉促趕貨,造成產品的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証,用戶使用時間不長即紛紛出現各種質量問題。

  廣東某地經銷商Z先生在電話中對筆者說這個時期交貨的機器小毛病明顯比往常多,比如電控系統走走停停,小毛病一多就造成了大問題,很麻煩。產品質量問題頻發讓Z先生感到很苦惱。筆者問他這種情況對企業經營會造成什麼影響,他說我現在要花很多功夫來應付用戶的投訴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更麻煩的是,用戶擔心機器以後還會有質量問題,要壓一部分貨款。

  Z先生遇到的問題早在筆者的預料之中。3月底筆者在浙江走訪生產企業的時候,好幾個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主動提醒筆者要關注年初市場火爆行情中 着的產品質量隱患。當時,這些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已經感覺到在供不應求狀態下趕出來的產品質量會有問題。某公司總經理G先生把造成產品質量問題的主要因素歸納為三新:新人、新產品、新供應商。他解釋說,新人是指企業新招聘的裝配工,由於生產緊張,新員工沒來得及好好培訓就上崗裝機器了。新產品是指企業新開發的產品,為了搶生意,新產品的相關生產技術還沒有很系統地培訓到位就開始投產了。新供應商是指企業在零件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出於應急的需要,臨時向一些沒有合作過的供應商採購零件。 ,G先生反問筆者:你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能有保証嗎?。

  G先生所言極是。就在筆者離開G先生所在的公司到另外一家公司拜訪的時候,在該公司總經理R先生的辦公室里,我們的交談被一個經銷商的來電打斷了整整半個小時。R先生當着筆者的面反復向他的經銷商解釋一批產品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的質量問題。他說:你明明知道我來不及做,還天天催我發貨,我也是沒辦法!那500個機頭是我向別的公司借來的。經銷商的投訴顯然讓R先生感到既無奈又無辜。

  據經銷商反映,造成年初旺季期間產品質量問題偏多的主要原因是零件不合格。筆者對這個時期零件企業的非正常生產狀況早有所聞,眾多零件生產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也向筆者描述了當時企業生產的緊張狀況。由於前兩年金融危機期間企業普遍大幅度減員,在市場驟然復甦,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零件企業只能加班加點生產,由一班變成兩班甚至三班生產。不能說有偷工減料的嫌疑,但有些方面比如質量控制做得不到位是肯定存在的某零件企業負責人Q先生如是說。據Q先生說,由於人手緊缺,他當時把公司里的非生產人員都派到車間去幹活了。而有些人員相對富餘的整機生產企業為了能搶到零件,則派人到零件廠去幫忙,比如派零件檢驗員去零件廠做檢驗,這樣一來,整機生產企業首先能確保拿到自己所需的零件,其次是能拿到合格的零件。

  Q先生還向筆者講述了當時發生在一些零件生產企業里的滑稽甚至荒唐的故事。據說有的零件廠忙中出錯,發錯了貨,而客戶(整機生產企業)卻不肯退貨。那發錯的貨 用到哪裡去了呢?據說有的零件廠把庫存的報廢產品也拿出來賣掉了,而買了不合格零件的整機生產企業並沒有要求退貨。這說明,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整機生產企業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拿到零件后還要進行質量檢驗,或者是將檢驗出不合格的零件也湊合着用了。

  正是由於整機生產企業為了趕貨、搶生意,降低了對零件質量的要求,採用了一些不合格的零件,才導致整機產品質量沒有保証。

  急功近利是要付出代價的。質量問題頻發,即使售后服務再及時週到也難以挽回用戶對產品的失望,難以彌補產品質量問題對企業形象和品牌形象所造成的傷害。但願廣大生產企業能吸取教訓,持之以恆地嚴把產品質量關,增強用戶對國產縫製設備的信心。

  如今,整機市場已經處於淡季,而零件的供應還是很緊張。零件短缺不只是因為零件廠缺工,還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越來越大,而零件產品的價格沒有相應的上調,廠家生產積極性嚴重受挫。希望這個情況能引起整機生產企業的足夠重視。沒有好的零件,哪來好的縫紉機?